而与这些士族相对的则谓之庶族,虽然并无强大势力,但仍是族,即家族性质的家庭形态。
天之以冬终,以春始,以亥终,以子始,人谓之然尔。自一画以至于三,自三以至于六,奇偶著阴阳之仪,皆即空足浑沦之乾、坤所笃降,有生起之义焉,非太极为父、两仪为子之谓也。
他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不过,气分阴阳,二者相互摩荡,引发动、静,从而化生天地万物。而阴阳一太极之实体,唯其富有充满于虚空,故变化日新,而六十四卦之吉凶大业生焉。其三,关于太和与太极。栋下属地,上至屋脊,为群材所宗主,故借为‘极至‘建极字。
其实,张载在论说太虚即气时对本体已有阐明。‘终则有始,循环无穷。至于圣贤是什么样的,我们等一下也会稍微讲一讲。
《周易》的《序卦传》里面就这么讲: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这完全丢掉了原始儒家的独立精神,真可怜。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而动就是先于天象、先于天文地理而动,后天而动是说晚于天地之道而有所作为。同样,如果我们利欲熏心,就算是去炒股票一样会失败。
而且,因为乐动于內而礼动于外,音乐移风易俗往往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较之体现为种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礼更容易为老百姓接受。由于孔子眼中的音乐首先出现于郑国和卫国,他就称之为郑卫之音。
在儒家眼里,圣王没几个人,能数得出来的就是三代的尧、舜、禹,还有就是周文王,其他人都算不上。我认为,孔孟意义上的夫唱妇随不能够在男女不平等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这样来理解有辱我们祖宗的智慧。大家可能会问,荀子也是儒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不是指虚伪,而是人为教化的意思。这里的静是清静的意思,意谓人天性是清静的,亦即《中庸》所讲的自诚无欺。
下面我们就看看儒家的圣人们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这种情况,我们经常都有体会。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指人多了就要形成一个社会,这个社会就有所谓君臣。这样一条道路,用佛教的概念来讲就是顿悟之路。
不光是中国如此,全世界莫不如此,爱因斯坦就说过:美国的大学培养的只是一些会找食物的动物。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不过,儒家的乐包括两个部分,除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音乐外,还有诗歌。自诚明,谓之性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诚就是天的最根本的性格,所谓自诚明就是从我们至诚无欺、大公至正的本性自身明白整个天地万物之道,采取这种道路就是谓之性。
所谓转女身也不是把女性的生理特征全部转为男性生理特征,那是不可能的。儒家本来不是光讲理论,而是还有修行实践的人生哲学,但现在很多儒学论文却远离了儒家的实践品格,只是在文字里面翻来倒去讲半天,我看了之后不知道在讲什么,因此不想再看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荀子所讨论的人性和孟子所讨论的人性不在一个层面上。在儒家看来,提升人的品格、开发人的智慧有两条道路,这两条道路在《中庸》里面都有非常清楚明白的叙述:自诚明,谓之性。《易经》有一卦叫贲卦,其卦象为上山下火,该卦《彖辞》云:刚柔交错,天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过分的欲望降低下来,那么虽然他心里还有不少背离仁义礼智的,但是总的来说是少的,因为他已经走上了清心寡欲之路。
儒家既然认为音乐是一种教化,他们首先就要辨清楚哪一种音乐能够提升人的道德品格、开发人的智慧,哪一种音乐没有这种功用,哪一种音乐适得其反。礼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和。
渐修就是通过遵循圣贤所发现的道理去渐渐地修行,最后一朝豁然贯通,就达到了与前面那种顿悟方法同样的境界。我们知道,学礼的方法就是从圣贤制定的礼仪一件一件做着走,最后达到一旦的豁然贯通,就会明白这礼原来不是外在强加给自己的可有可无的规范,原本就是过一种幸福生活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这样的状况下,他的幸福从何说起呢?因为人的欲壑很难满足,不管追求功、名、利、禄、色都是一样,其欲望都是很满足的,欲壑难填嘛。孔子说,人不应该这样,而应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讲音乐时就非常重视辨雅郑。(《孟子·公孙丑上》引《尚书·太甲》文)所谓天作孽就是天灾,天有时候也会来一点我们不可预料的事情,譬如说海啸、飓风、火山等等,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天灾,我们好像还可以有回旋的余地,也就是说还可以有生机。《论语》中记载,鲁国有一个国君叫鲁哀公,他问孔子:夫子,你的这些徒弟有没有好学的人啊?孔子说:有,像颜回就很好学。另外,阴阳也不能够简单地对应于生理学意义上的男女。
而且,唯有这个天具有诚实的性格,它才能够使万物在他的怀里得到平等的生成长养。这样的上下级关系也是对等的,所以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但是自作孽是不可活的,如果说你自己都不要活,那谁还能够让你活?譬如说,一个要爬到这个楼顶上去跳楼的人,如果他真想跳了,警察能救得下来吗?没得救的。可汉代以后,君臣有义变成了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又变味了。
曾子就是写《大学》这篇文章的人,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北宋人,朱熹是南宋人,他们讲修身养性走的是自明而诚的渐修之路。讲到这个地方,我顺便说一下,大学城在新学期一开学就有一个路过的女生被一个跳楼自杀的男生砸死了。
第二,天的根本性质是诚实无欺。现在请大家看看儒家日常是怎样学习礼的。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但讲得很简略。礼的目的是什么?孔子有个徒弟叫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君臣就有了上下等级的区别。和的最好的方法,除了礼之外,还有乐,即音乐。
大家千万别以为像中山大学、北京大学那类学校就不是职业教育了,其实全部都是,没有一种真正以成人、健全人格为主的教育。这条路是孔子、曾子、程颢程颐两兄弟、朱熹这一批人修身养性的方法。
由于很多儒者要仰仗皇帝和政治体系给他们功名利禄,道统一变而成了政统的奴仆,很多儒者一见到皇帝,哪怕见到桀纣那样的皇帝,都是一声吾皇圣明。到汉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